選擇權的交易雖然具有許多的彈性,價格的波動大也讓交易者有更多的獲利空間,但許多交易者仍無法在其中獲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履約價」的挑選。
到底要挑選「價內」或「價外」的選擇權,一直都是選擇權交易者的困擾,雖然對於行情有一定的把握度,但只要挑錯履約價,就會事倍功半。
本文將會教你如何分辨價內價外選擇權,並分析其利弊,讓你在挑選履約價前可以先了解個別的差異,避免影響到獲利的績效。
價內價外選擇權特點一:價內價外選擇權怎麼區別
價內選擇權:
價內選擇權代表是履約價的價格比標的市價來得好,以價內買權來看,價內買權的履約價會比標的現在的價格還要低;而價內賣權則是履約價會比標的現在的價格還要高。
舉例來說,加權指數如果在 18000 , 17900 的買權就會是價內的買權,而 18100 的賣權就會是價內的賣權。
價外選擇權:
價外選擇權代表是市價的價格比標的履約價來得好,以價外買權來看,價外買權的履約價會比標的現在的價格還要高;而價外賣權則是履約價會比標的現在的價格還要高低。
當大盤為 16200 , 16400Call 因為高於大盤點位 16200 ,是「價外 Call」。可以想像成因為 16400 Call 是希望大盤漲到 16400,但是大盤還沒到,所以 16400 Call 還在外面等大盤來。
價外的 16400 Call 內含價值是 0 ,加上他的外在價值25點,代表當大盤在 16200 時買入 16400 Call 要花 25 點權利金,而這個外在價值 25 點權利金就是買方賣方對做的地方。
利用以下表格進行歸納:
大盤點位 16200 | 合約 | 內含價值 | 外在價值 |
履約價 16400 Call,權利金 25 點 | 價外 | 0 | 25 |
履約價 16170 Call,權利金 90 點 | 價平 | 16200-16170=30 | 90-30=60 |
履約價 16000 Call,權利金 250 點 | 價內 | 16200-16000=200 | 250-200=50 |
(*小提醒:權利金一定有外在價值,所以在結算前,選擇權權利金一定高於自己的內含價值。)
價內價外選擇權特點二:價內價外選擇權優勢
價內選擇權:
價內選擇權的優勢就是履約的機率比較高,選擇價內選擇權在結算時有較高的勝率,如果比較保守型的投資人可以購買價內選擇權,避免讓選擇權價格歸零。
除此之外,價內選擇權還能夠在購買時就先降低你的槓桿,因為價內選擇權價格波動並沒有像價外選擇權一樣大,所以遇到極端行情時對於價格的衝擊較小。
價外選擇權:
價外選擇權的優勢在於獲利的潛在空間較大,且容易會有倍數的獲利產生,因為價外的選擇權需要的權利金較低,當價格上漲時,就會有比較高的漲幅產生。
價內價外選擇權特點三:價內價外選擇權劣勢
價內選擇權:
價內選擇權的劣勢就是交易成本比較高,以能賺到的價格幅度來看,價內選擇權所要付出的權利金較高,而價外的選擇權僅需要付出較少的權利金,就可以享受到較多的倍數獲利。
價外選擇權:
價外選擇權的缺點就是容易遇到歸零的狀況,因為在價外的緣故,所以履約的機率較價內選擇權低,造成勝率相對較差,投資人在交易價外選擇權時務必要考量到履約機率低的這項因素。
結語:評估價內價外選擇權利弊,審慎選擇履約價
履約價的選擇是選擇權交易的重點,如果不了解價內、價外選擇權的優勢與劣勢,很容易就會發生看對行情,但是賺得不夠多的狀況,所以交易者務必在買賣前就做好充分的了解。
價內、價外的選擇權都各有其利弊,交易者應該依照行情還有個人需求,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履約價,且要避免過度放大部位及槓桿。
股價指數類保證金
商品別 | 結算保證金 | 維持保證金 | 原始保證金 |
臺股期貨 | 136,000 | 141,000 | 184,000 |
小型臺指 | 34,000 | 35,250 | 46,000 |
電子期貨 | 133,000 | 138,000 | 180,000 |
小型電子期貨 | 16,625 | 17,250 | 22,500 |
金融期貨 | 58,000 | 61,000 | 79,000 |
小型金融期貨 | 14,500 | 15,250 | 19,750 |
參考資料
註解 1:「價平、價內、價外」是什麼?
註解 2:元大期貨-選擇權基本認識
註解 3:《選擇權實戰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