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非理性決策?認清這 3 大注意事項,遠離非理性決策

目錄

本文將與你分享關於非理性決策的注意事項,當你了解這些非理性決策的成因與應對方法後,就能以較理性的態度去因應市場變化。

經濟學在假設人的行為時,預設人的經濟行為是理性的,可是實際上人的經濟行為卻是非理性的,這些「非理性決策」是造成市場異常波動與不可預測性的主要原因。

而非理性決策的成因,則是因為人跟經濟環境互動時產生不同的情緒與反應,這些個人化的心理反應,使人們沒辦法如實地依照經濟理論來行動。

注意事項一、什麼是非理性決策

非理性決策
如何避免非理性決策?認清這 3 大注意事項,遠離非理性決策 4

數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康納曼在研究指出,人的決策過程並非如傳統經濟學所假設的理性,而是一連串感性、非理性的決策。

這些非理性的決策可能源於恐懼、貪婪或是過往的成長背景及文化影響等等,所以我們不能以單一、簡單的觀點來歸因交易者所做的決策,而是要以更多不同的層面來檢視我們的決策。

推薦閱讀:什麼是恐懼與貪婪指數?了解恐懼與貪婪指數的 3 大重點,輕鬆交易不再過度恐慌

推薦閱讀:如何避開投資的恐懼情緒?想擁有良好交易,必知的 3 大特點

注意事項二、非理性決策對投資的影響

決策的結果較難複製

非理性決策的投資者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投資的結果較難複製,因為他在決策的過程中有可能是靠感覺來調整投資的策略。

而每個週期的投資環境與價格波動都不盡相同,非理性的投資人可能會因為不同的行情而產生各種非理性的反應,這也使得交易會變得沒有一致性、無法複製。

為了感覺良好而做出低品質決策

有時候非理性的投資人只是為了要避開不舒服的感覺(例如恐懼、沒自信等等),所以做出一些低品質的交易決策(過早停利、一直凹單)。

這些低品質的交易決策很有可能會使投資一直無法獲利,更嚴重的狀況還有可能產生超額虧損。

推薦閱讀:投資心智是什麼?想戰勝交易心魔,得先建立這 3 大心法

推薦閱讀:投資心理戰怎麼打?抓住 3 大要點,穩定交易情緒

注意事項三、如何避免非理性決策對投資的影響

非理性決策
如何避免非理性決策?認清這 3 大注意事項,遠離非理性決策 5

使用量化交易策略

隨著金融科技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採用量化交易的方式,克服非理性決策對於交易的影響,量化交易策略主要採用客觀的交易訊號,避免交易者過度主觀的感覺而亂下單。

透過第三者管控

許多金融機構為了避免交易員的非理性決策,通常會設立風控部門來管制交易員的決策、風險承受及資金管理等等,這樣交易員可以較專注在行情的訊號與交易計畫的執行上,而不會過於受到非理性的情緒干擾。

一般投資人則可以用寫下交易計畫,或是建立投資群組、尋求投資導師的方式,讓你的交易計畫能夠被訂定下來,並藉由「他律」的方式,避免你的非理性決策。

推薦閱讀:量化投資是什麼?想靠程式投資,你得先清楚 3 大要點

非理性決策
如何避免非理性決策?認清這 3 大注意事項,遠離非理性決策 6

結語:非理性決策會大幅影響交易,應建立具一致性的交易系統

如果投資都靠感覺做決策,很容易會讓交易的結果十分不穩定,這些非理性的決策會大幅影響你的交易獲利成效。

所以投資人應該要建立一個具有一致性的交易系統,透過客觀的訊號與數據來檢討自己的交易,這樣才可以打造一個能夠複製獲利的方程式。

推薦閱讀:熱門交易策略種類有哪些?理解順逆勢交易策略,建構個人交易系統

推薦閱讀:新手擬定交易策略前必知的 3 件事!掌握關鍵讓你穩健獲利

相關新聞摘錄:

(1)

莫非定律(Murphy’s Law)說,凡是可能會出錯的事,就會出錯。股票投資人在拿捏進場時機時,往往有這種感覺,老是擔心會在大崩盤前進場投資。作為退休金的長期儲蓄者的優點,就是買進的股票會分散在各種股票市場的環境下。

絕大多數的投資大眾,都不會第一次進場就投入一大筆資金,除非老爸老媽超級有錢,要不就是繼承了大筆遺產。你會定期從薪資中撥出一筆錢來投資,或者在固定日期從銀行帳戶提撥一筆錢,一步一腳印地累積財富。

這種平均成本法會分散在不同時間點,有時在股市頻創新高時買進,有時在股市大跌時買進,有時則是介於兩者之間時買進。如果你像這樣規律地投資,代表有時花相同金額會買到比較多股(當市場下跌),有時則是買到較少的股數(當市場上漲)。

這個策略最重要的在於,乖乖買就對了。試圖精算買股的時機點,到頭來反而不盡人意,因為股市漲跌如賭博,沒有人一直都是贏家,哪怕你只在市場下跌時買進;換言之,「買低賣高」的古老投資建議,結果並不如預期。

財經作家馬奇烏利(Nick Maggiulli)進行了一項研究來測試上述理論,他比較了兩種買股策略,一種是簡單法,一種是神算法。第一種策略是 40 年間每個月固定投資 100 美元(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到美國股市,我們稱此為簡單的投資策略。神算的策略則是完全不合乎現實,它假設你只在股市兩個空前高點之間的絕對低點才投入 100 美元,因此,這不光是逢低買進的策略,而且還是在每個週期的市場底部買進。

結果,哪一種做法勝出?

答案是,簡單投資法竟然擊敗神算法,從 1920 年代起,勝利的比率高達 70%;神算策略錯過了市場最低點,使勝率從 30%掉到僅剩 3%。再加上,沒有人厲害到能在每次空頭市場的底部或接近底部時進場,這就是即使兔子的速度像博爾特(Usain Bolt)那麼快,烏龜還是贏得比賽的緣故。馬奇烏利的結論是:「即使是上帝,都贏不了平均成本法。」

簡單法能打敗上帝,是因為有規律的投資,長期下來會讓存下的錢有更多時間成長。老是試圖在市場低點投資,代表了在場外觀望,並且錯過優渥的股利和市場增值,加上股市在經過一段時間後,上漲的機會多於下跌,如果想算準買點,可能得等很久,才會遇到較好的進場時機。

平均成本法有時會讓你買得比較貴,有時比較便宜;有時你在股票價值被低估時買進,有時在高估時買進,唯一要緊的是繼續買,如此一來,你就不會受制於任何一個時間點。從這個角度來看,股市波動不再是敵人,而是朋友,能讓你在不同市場環境的不同價位上取得平均值。

作為一個淨儲蓄者,你應該樂見股市三不五時跌一下;未來還有幾十年的年輕人,每天晚上睡覺前應該祈禱股市下跌。

唯一要緊的是繼續買。

繼續買,尤其在股票下跌時。

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整體而言,股市虧損並不是永久的;唯一永久的虧損,是當你恐慌出售的時候。

這種思維方式很容易受群眾心理所左右,不過,這時候心戰喊話倒是挺有用的,因為在股市出現壓力的情況下,人不會依理性行事。有時你必須哄騙自己繼續待在場上,因為當股價激烈變動時,賣股的誘惑也會大增。

說服自己多存一點,會比大部分的人想像的還有用,因為光是知識,絕不足以改變你的行為。

-出自 天下雜誌 為什麼不該等「跌到最低點」再買股票?理財專家實測:定期定額更賺錢

(2)

專家分析,許多人都曾面臨相同的「非理性投資」情境,因為內心的恐慌情緒,導致情緒判斷凌駕於理性行動,事實上,克服這類矛盾,得先找出心理偏誤、透過方法練習有效達成。

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點出,投資人在市場下跌時,容易受非情緒影響,導致非理性投資、進而打亂原本投資的計畫,「非理性投資」主要闡述當投資人下決策時,經常受「倖存者偏差」、「從眾」等眾多心理層面擾亂,這也是散戶投資失誤常見的2種原因。

散戶常見錯誤1: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投資人容易選擇接收「以偏概全」的資訊或思維模式,放大贏家的成功案例、忽略失敗輸家的慘痛教訓,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稱作「倖存者偏差」。郭迺鋒表示,投資人在入市前,經常聽信他人強調「投資可獲利幾倍的高報酬」,相反地,卻忽略高風險或投資失利的可能性。

「投資人選擇搜集有助於投資成功面向的資料,但跳進股市後,往往結果是迎接災難、鎩羽而歸,這是散戶的偏誤」,他說。

要想克服倖存者偏差的方法,練習凡事「壞消息先行、好消息存疑」。郭迺鋒說明,例如他自己會養成先聽壞消息、再聽好消息的習慣,且當聽到好消息時,經常提高警覺、抱持存疑態度,如此亦可避免當市場上,一有風吹草動時輕易打亂投資計畫。

散戶常見錯誤2: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

隨著年輕股民勇闖股市,躍躍欲試當沖交易,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示警,年輕人的投資行為是一種「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指在社群活絡的網路世代,人們經常恐懼錯失重大資訊或機會。投資市場上,年輕股民擔心沒跟上投資熱潮,因此別人買跟著買,一股腦蜂擁入市,換言之,形成一種「從眾效應」。

郭迺鋒說,巴菲特曾說「投資最大的風險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投資成功僅有兩條路,第一個解讀知識、第二是紀律執行。紀律投資與增加金融知識同等重要。

他進一步指出,普遍性心理偏誤是人性,自我控制不足形成偏誤,除了靠養成習慣改善,也可藉由外在力量,例如善用投資ETF(被動式指數基金)分散風險、零股定期定額投資法、共同基金等都是解方。

-出自 YAHOO 新聞 台股大震盪 賠錢的人常見「2大特點」

參考資料

  1. 投資人的非理性決策與樂觀,導致判斷偏誤低估風險
  2. 非理性決策?單身男性的投資交易量比較高 
  3. 《投資交易心理戰:內建情緒GPS,揪出投資行為缺陷,讓你持續走在獲利的路上》
  4. 投資人常因「非理性決策偏誤」被套牢?透過「黃綠紅海撈操作法」完成投資循環,提高勝率!
分享此篇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加入知識獲利大聯盟 Line 好友,免費獲得直播教學、教學文章、盤勢提醒等實用內容!

知識獲利大聯盟

我們相信增加第二收入,將能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可能性。致力於教你真正學得會、聽得懂、用得上的投資思維與策略。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