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告訴大家,進入期貨市場就要有賺大錢的想法,因為這是個比槓桿的區塊,否則做股票市場就好。畢竟,下單就是要賺錢啊!但是期貨市場真的這麼好賺嗎?
如果是的話,就不會看到一堆人虧了一堆錢不是嗎?這裡錢很多、但並不好賺。怎麼說呢?
比方說昨天美股跌、今天早盤美股又跌,加上台股台積電跌,種種跡象都會讓人覺得是否是空單賺錢的好機會?這時候要注意有這種怪異的情況出現,是不是市場要有不尋常的反轉?
心態1-市場的波動無邏輯
大家一定要記住,市場走勢沒有任何邏輯可循,比方日經、港股都在崩跌,都覺得是空單賺錢的好機會,結果被狠狠巴了一掌。
也曾經這樣做了四筆單,結果一賺三虧,共虧了九百多元。不是出手必賺,但可以經由操作找出市場走向、虧本也要控制在合理範圍。
聽過上課的,一定知道會告訴大家行情一波會比一波低,這時就要做空找前一波防守點,原則雖然是這樣說,但是遇到市場大戶要做行情,你也拿他沒辦法,這時候就要趕緊做出決定。
四巫日是什麼?
說到波動,就不能不提到所謂的四巫日。它是指美國在三、六、九、十二月的第三個星期五,對四大衍伸性金融商品的到期結算日。
這四項商品分別是股票指數期數、股票指數選擇權、個股期貨與個股選擇權。
通常可預期商品價格有大幅波動,過往因為在週五,就取了「四巫日」這個神秘的名字。其中紐約時間的三到四點,甚至還稱為「四巫小時」。
對於操作台股期貨的我們,除了當天的行情波動外,更要注意商品是否有轉倉的必要性。為什麼呢?
四巫日有什麼特別嗎?
有些人認為這一天的特殊事件導致成交量放大,市場波動也被放大。
也有人認為當天行情較難抓,反而會減少部分短線交易;甚至有人認為部分投資人會為了減少四巫日的風險出場,使當天下跌機率很高。
這其實和台股選擇權、期貨結算日有點像,有些選擇權買方會說控盤者總把點數壓在 50 尾數上下,不讓投資人賺到波動的錢;也有股票交易者會說,因為交易頻繁所以週三波動會特別大。
網路上有種說法是「在四巫日時,美股市場的下跌機率較高,且波動較大。」,我們不要口說無憑、要拿出事實,不要只用感覺去做交易。
根據過去的紀錄,其實這也只是一個平凡交易日罷了,就算成交量會比平日高一點,但是絕不必然代表上漲或是下跌的行情。還是那句老話,要用事實來做推論,不要自己嚇自己,卻把該賺的錢放跑了!
心態2-用當沖心理學獲利
1.放空是甚麼?
大家有遇過這樣的情況嗎?自己認為最完美的賺錢時機出現在眼前,全球股市震盪不安,日本、韓國等都跌跌不休,這時你該怎麼辦?這時要給大家一個當沖心理學。
假設某天晚上你看到美國股市下跌,到了早盤還在持續,甚至台積電也被掃到颱風尾。
這時候你會考慮空單賺錢嗎?
空單,就是放空,這其實是進階的投資技巧。放空是先借來賣掉,然後再買回來還錢,這種行為違背日常生活的邏輯,所以不太會在生活中出現。
比方說我得知別人不知道的 iphone 新機秘密消息,於是先借 40 台新機約定三個月後償還,然後轉手賣掉後只有現金 80 萬沒有產品,但是當發表卻是一台一萬的平價版,於是買 40 台還人後計算成本還淨賺 40 萬。
這是個「越跌越有利」的投資方式。不過現實中很少人會無償出借東西拿去賣,自然需要實質的保證。因此放空需要準備保證金,以防借走東西後拿不回來。
2.當沖心理學
第一招:錢沒這麼好賺
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想法,市場上的錢不是這麼容易掙的,要是這麼容易,還輪得到你我嗎?
決定的關鍵就是操盤的功夫,這需要時間累積,若你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往往失敗後就很難爬起。
第二招:認定市場的對手很難纏
因為錢不好賺,你的對手包括大型券商、大戶等,這些容易操縱走向的人,常會出現你意想不到的情況,甚至可能讓前幾天的辛苦變成竹籃打水一場空。
唯有認定對手難纏,才能激發你更多的潛力去應對。
第三招:天有異象必有血光
之前在台塑四寶的投資中,慘的是賺一筆賠四筆,但總結來說賠了不到千元。
市場情況就是這麼瞬息萬變,掌握好動向能讓自己少虧一點。
第四招:一波還有一波低
絕對不要認為當時已經在谷底了,應該會開始爬升。有這樣的心態通常會摔得更慘。這裡奉勸大家一句真理:激情之後必有轉折。
要慎防突發狀況,像是前面提到空單的賺錢好機會,結果一個反轉讓你措手不及。
第五招:買在突破點
突破就是股價出現買盤拉抬、也創下近期新高或突破前波的高點位置。當出現突破訊號,就代表具備突破的動能。
這時一定有市場主力、大戶、法人進駐,才促使突破訊號產生!突破方向代表目前市場主力的意向,後續股價將有較大機會往突破方向發展。
我們該怎麼捕捉訊號?其實可以透過觀察是否有創下近期新高訊號。當一檔股票出現突破訊號,通常會伴隨著大成交量與大漲!
我們就能以「創新高、成交量放大」來捕捉突破訊號個股,抓住入場好時機。
善用當沖技巧獲利
這些訣竅能幫助你在操作時做好準備,市場什麼時候會出現狀況,誰都說不準,但武裝好自己的心態,就能夠減少損失、擴大戰果。
還想知道更多? 推薦閱讀:3個贏家的做單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