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增加收入最推薦的3種方式:基金、股票、ETF一次看懂!

目錄

小資增加收入最推薦的3種方式:基金、股票、ETF一次看懂!
小資增加收入最推薦的3種方式:基金、股票、ETF一次看懂! 3

近幾年,投資理財、小資增加收入的議題非常熱門,而實際上在投資之前,先了解投資工具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當你對於投資工具的特性不了解時,就很容易發生…哎呀….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然後就開始心慌,而一但慌亂就很容易陷入到心慌、作錯誤決定、損失、急著想扳平的無限迴圈中打轉。

本篇文章將要介紹最適合小資增加收入的3種工具,針對優缺點;特性等等的介紹,讓你更清楚去做好自身的評估,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開始倍增收入。

小資增加收入工具1:基金

基金介紹

基金是一種集合眾人資金共同投資的工具,交由專業經理人操盤,一起承擔風險、分享利潤,小資增加收入的方式之一,其目的是以超過大盤的投資績效為出發點。

基金主要區分兩種投資的方式,定期定額與單筆投入的兩種方式。

定期定額顧名思義就是固定時間做固定扣款參與投資的方式之一,另一種就是一次性投入的單筆方式了,那目前投入的最低金額就是只需要台幣3000塊錢就可以透過銀行或者是投信投顧去做投資。

基金適合對象就是沒時間看盤、參與股市脈動,但又想要能夠有機會跟上股市上漲紅利的族群。

基金優點

(1)種類多元

基金的優點是在市場的時間久、所以在種類上有非常完整的區分,小資增加收入無論是要比較保守還是比較積極的投資標的,都非常容易在基金的選擇上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

(2)參考的資訊多


基金已經是市場非常久的商品,所以相關的資訊例如文章、或者討論等等的都有非常多的資料可以參考,在風險上,也因為有些基金已經發行非常久了,基本上是安全係數很高(持續還在市場上存活的時間久)的一種選擇。

(3)節省時間:

基金本身就是委託專業管理人去做投資的投資方式,所以基本上就省去了你自己去專研如何提升投資績效的事情,但在選擇上投資基金的種類時還是得要用心,去了解相關的細節等等的,才不會踩到地雷的基金喔。

基金缺點

(1)交易成本高:

基金因為是藉由專業管理人操盤的方式,所以在成本上是相較比較高的,基金總共會收取手續費(由通路商收取,例如銀行)、經理費(付給操盤的專業投資人)、管理費(投資期間的投資金額由第三方銀行保管的費用)等等的費用還有因為在通路(銀行買or投信投顧買)不同還會有延伸的信託費(透由銀行購買才會有)。

這些零零總總加起來大約在3%~5%左右的區間,對於小資增加收入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2)贖回的時間長:

基金因為是中間有通路商、投資機構與代管資金銀行等等的機構提供服務,所以在贖回的時間上是需要比較久的,一般境內基金需要3-7天工作天、境外的需要7-10天,所以贖回的時間就是比較長的。

(3)選擇標的多,難以下手:

截至2020 年11 月底台灣境內基金(含傘型基金)就將近1,100 檔,而境外基金則是有1,011 檔,總共相加就有2,111 檔,超過台灣股票數量的2 倍。

雖然基金可以選擇的題材與國家非常的多元,這也成了難以下手的一個缺點,常常被各種投資標的搞得頭昏眼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投資基金時,常常會透過業務的推薦,他跟你介紹什麼就申購什麼,反而沒有仔細思考就買了

小資增加收入工具2:ETF

ETF介紹

ETF英文原文為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由投信公司發行,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基金。


其目的是以趨近大盤的為主的投資方式。

ETF資金範圍

ETF的投資金額,如同股票一樣,以”張”為單位,一張是1000股,所以假設以ETF非常知名代號0050的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來說,股價是100塊的話就是100塊X1000股=10萬元,這就是他的投入資金,完全依照市價的金額一張是多少就是需要多少的資金。

而現在已經有一些銀行推出可以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投資ETF,最低只需要1000元,一樣可以投資代號0050的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但目前因為施行的時間還很短,可以選擇的標的也不多,目前還不是主流,但未來應該會逐步成為投資市場的主流方式之一。

ETF適合對象

就是沒時間看盤、參與股市脈動,但又想要能夠有機會跟上股市上漲紅利的族群。

ETF優點

ETF的優點有以下幾點

(1)交易方便且迅速:
ETF主要就是透過證卷戶投資的,基本上只需要點選個按鍵就可以買進與賣出,申購與贖回比起基金而言,速度快很多。

(2)交易成本(管理費)便宜:
買賣手續費大約在1.4%左右(國內市場)、管理費約在0.2%左右,是投資成本非常低的投資工具。

(3)分散風險、汰弱換強:
ETF是投資一籃子的股票,所以每支ETF都會去依照他的規則去汰換其中的成分股,自就能達到汰弱換強的目標。

ETF缺點

(1)流通性風險:

ETF是透由組合一籃子股票所產生的投資商品,那自然會有規模大小以及是否市場有需求的問題,所以當市場的交易量不足,就很有可能會發生買不到、賣不掉的事情發生。

(2)匯差風險:

ETF如果是購買海外的商品時,就是用外幣計價的,而匯差就會是影響報酬的變因之一,例如近期台幣升值,這時如果贖回ETF就容易發生,報酬被匯差所吃掉的風險。

(3)績效大致與大盤一致:

ETF本身是卷商發行,透由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的一種工具,所以用元大的0050來解釋,他的追蹤的標的就是全台前五十大的公司,自然成長不會有類似股票投資會出現漲停的機會,台積電漲停板可能就賺了7%,但0050可能只會上漲2%而已,這是在投資上與股票相異之處。

小資增加收入工具3:股票

股票介紹

股票交易指買賣公司股票或以公司股票為基礎的衍生品並希望由此獲利。 股票代表上市公司的所有權份額,並構成其價值或市值。

股票資金範圍

股票的投資以”張”為單位,一張是1000股,所以假設台積電現在的股價是100塊的話,就是100塊X1000股,那投資台積電一張的金額就會是10萬,當然股票還是有所謂的零股交易,也就是股數沒有1000股時,就稱為零股,只是零股交易相較規模比較小,也不太是投資的常態,故先不納入討論。

股票適合對象

比較適合有時間可以看盤,做深入股票市場研究的投資族群。

股票優點

(1)交易及時:

相較於基金與ETF都是以股票為投資的標的的,所以直接參與股票的投資是最為即時的,盤中交易,隔天第二個營業款項就到戶頭了,而股票也是直接交易的一級市場,所以是交易量最大也最即時的投資工具。


(2)獲利空間多:

在台灣的股票市場是有設定漲跌停限制的,目前的每日限制是10%,如果是投資美股,就沒有漲跌停限制,自然獲利空間就比較多。

(3)主控性高:

投資股票的買與賣在第一點有提到,是非常即時的,自然投資者所選擇的投資標的主控性就很高,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要投資什麼都是可以自由意志做選擇。

股票缺點

(1)跌幅大:

在優點時是獲利空間大,缺點也就是反面,損失時跌幅的空間也很多,甚至有可能成為所謂的壁紙(股票在股票市場下市,無法再公開交易,其價值低故被戲稱為壁紙),讓投資的成本一去不復返。

(2)需要比較多的時間研究

投資股票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研究,例如要了解技術面、籌碼面;K線等等的資訊,做好萬全的研究都不一定會有機會賺到錢,而再投入時,需要做的學習都是非常需要時間的。

3工具幫助小資增加收入
小資增加收入最推薦的3種方式:基金、股票、ETF一次看懂! 4

總結:挑選最適合的工具,有效達成小資增加收入

如果看完三種工具的介紹後,還是覺得很難挑選怎麼辦?

其實小資增加收入最重要的是先了解自己的狀態。

因此你可以思考到底你有沒時間去看盤?沒時間那股票就不會是你的選擇了。

接下來你是可以接受比較大的漲跌(高於大盤),那就比較適合基金。
或者是想要趨近於大盤就好,比較適合ETF。


再針對這樣的初步篩選後,去針對你比較想要深入的去做研究與專研,而不是感覺哪個好賺就去哪邊或者是什麼都碰一點,但什麼都不精,這樣的模式就很難讓你達到想要增加收入的目標。

其實增加收入是人人都想達成的,可是在我們追求這件事之前,要先釐清到底自己現在的狀態是否適合?


因為關於涉入投資,你一定很常聽到所謂的心態很重要,而依財務規劃的角度,第一個概念則是不能影響到生活。


也就是要先確保這些的投資就算損失了也不會對生活產生立即的影響,而一但有這樣的觀念後,才不會掉入貪婪與恐懼的人性中。

在更白話一點,多數人在投資領域有不好的經驗都是沒有秉持的損失不會影響生活的方式去執行,一但有波動就心急,或者有機會就槓桿倍數或借錢加碼,讓自己走在一條岌岌可危的鋼索上,一但發生風險就會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股票

別忘了,你投資的初衷不就是為了增加收入過更好的生活嗎?

而獲利的反面就是損失,別讓自身的胡亂投資造成家庭的重大損失。

理財教練 Rich,專業的 RFC 國際財務規劃師

Rich教練擁有大中華區不到 5000 人持有的「RFC國際財務規劃師」證照,有大量個別諮詢經歷,協助超過 200 位客戶制定最佳理財規劃,釐清財務問題,並了解自己的特質、風險屬性,完成人生財務目標,累積個人財富。

Rich教練希望透過豐富的理財顧問經驗,協助更多人都能夠好好理財,進而好好生活,相信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我們。

立即加入 Rich教練-Line官方帳號 ,接收第一手資訊!

分享此篇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加入知識獲利大聯盟 Line 好友,免費獲得直播教學、教學文章、盤勢提醒等實用內容!

知識獲利大聯盟

我們相信增加第二收入,將能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可能性。致力於教你真正學得會、聽得懂、用得上的投資思維與策略。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