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常在股市中被消息牽著鼻子走,常常「聽見利多消息就買、聽見利空消息就賣」,導致最後獲利沒多少,倒是賠了不少錢!
雖然消息面在股市中的確佔有一席之地,投資人無法忽略不管,不過什麼樣的消息值得關注;什麼樣的消息又是市場刻意放出來的呢?
在判斷市場消息時,首先我們要先檢視自己是否也有只看消息就進場的壞習慣!
你也是這樣的投資人嗎?
很多投資人喜歡在新聞、報紙上,或是在財經節目上,看到一檔股票被說得多好、未來多值得期待,就忍不住買進了這檔股票。
但是過了一週,市場上就開始遍布著這檔股票的負面消息,上週火熱的盛況仿佛被遺忘在某個角落再也見不著,這時這些投資人的信心就會被動搖,因此又忍不住將手中的股票認賠出售。
但是,市場上也有很多憑藉著一個利多消息就飆漲的股票,到底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可以搭到消息的列車一路向上,而自己買的股票卻總是買在最高點,越套越深呢?
到底該如何判斷市場上所放出的消息,究竟是主力要準備出貨、還是確實可以搭上的利多消息列車呢?
接著就來跟各位探討,多數投資人栽在消息面上的原因:
消息讓你在股市大賠的三個原因
一、春江水暖鴨先知
當你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一檔股票營收創新高的消息,其實可以推測出撰寫這篇報導的記者,一定會比你早先知道這則消息。
再來,到底會是這家公司的內部員工先知道營收創新高,還是這位記者呢?
所以當你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其實已經不知道轉了幾手。
舉例來說:聯電 2020 年 11/9 營收創歷史次高的新聞來說,隔天 11/10 聯電卻是開高走低。
或是同一天,義隆公布 Q3 盈餘高達 3.7 元,但是隔天卻更慘,不但開低走低,甚至還收最低,投資人可能會疑惑,這些消息明明就是振奮人心的利多消息,為什麼一公布卻不漲反跌?
其實投資人若往回看會發現,在公布這些消息之前,聯電九月、十月的時候,已經從最低20.8元漲到了34元;而義隆更是從6月開始,從90元漲到了160元。
當遇到利多消息股價卻不漲時,就要想想是不是有鴨先知呢?
二、此消息對行情是否有足夠影響力
再來要檢視的是這則消息對該公司是否足夠重要,例如:「海運運費報價漲了20倍」,這則消息對航運公司來說就具有足夠的影響力以撼動股價,故航運公司的股價就會因此飆漲。
但是對於空運公司來說,這則消息相較之下就沒有這麼重要,雖然的確有一些客戶會因為海運運費太貴,進而轉變成空運,但畢竟不像是海運公司一樣直接受到影響,所以股價就比較不會因此而大漲。
三、背後是否有更多隱藏的消息
投資人在看一則重大消息的時候,千萬不可以見樹不見林,只關注在這則消息上,更要留意其他可能被隱藏的訊息,不能單純只看到好消息,壞消息都視而不見,以免遇到明明市場上都是利多消息,滿心期待著股價會漲上去,但突如其然的利空卻直接扭轉了局勢,成了住套房的房客。
市場謠言不可輕信
有時會從媒體、市場上得知,某些上市櫃公司經營者公開喊話:「公司股價受到委屈」,或公告買入庫藏股,這是真的嗎?
一、市場謠言要謹慎對待
在沒有內線消息的情況下,經營者(老闆)可以自行找機會買進,選擇用所有股東的錢買庫藏股護盤時,等於是用所有股東的權益去維護大股東的設質維持率。
我們深思一下,好好經營的公司,會需要特別護盤嗎?
在換個角度,許多證券投顧分析假使有效,該公司應該能購獲利不菲,但是詳細看一下該該公司股價卻只有個位數,你不會感覺奇怪嗎?
真正厲害操盤手會需要委任代操?他們自己來不是賺更多嗎?許多機構評等假使真的有效,我想世界上應該的窮人早已絕跡。
像是 1998 年的 LTCM 或 2008 年的雷曼兄弟事件,這些公司的分析人員專業度可都是萬中選一,怎麼還會鑄下如此不可挽回錯誤呢?
這些例子可以用全球頂尖交易員 Bernard Oppetit 及 Bill Lipschutz 一句話形容:「只要涉及利益,任何談話都不可輕信!」、「個人的分析是無可替代的」。
任何的媒體報導,首先必定要知道報導者永遠比讀者更早取得消息,第二手消息的讀者進場時很可能成為抬轎者,只是大戶的墊腳石罷了。
二、自我吹噓的交易過多
Dr. 蔡於期貨公司擔任主管時,曾有不少人應徵期貨自營交易員。
Dr. 蔡都會要求提供三個月的操作記錄,若沒有記錄可以三個月後再談。
結果如何呢?績效好的也不用來上班了、績效差的就更別說了。
許多投資人在分享經驗總是報喜不報憂、只提賺錢不提賠錢,聽起來都很厲害,實際上深挖事實會是怎樣?
Dr. 蔡曾遇過不少乍看之下很厲害的操作模式,比方說某證券自營操作分享會上,有位主管稱「只要我想買進,就一定會買到最低價,想要賣出就一定賣在最高價」。
大家都非常佩服, 當時的 Dr. 蔡也很想了解,沒想到一問之下才明瞭該主管長期之下是賠錢的。
因為他的策略其實是「想買時只掛跌停買進、想賣時就掛漲停賣出」。
雖說在當日能立於不敗之地,不過跌停的股票買進後繼續下跌、漲停賣出的股票持續上漲,不是會損失慘重或就是錯失上漲獲利,不管怎樣都是失敗的操作。
這裡提另一個操盤手當例子,他號稱自己操作績效是「每月最多賠一筆、且每月損失低於資產的 5% 」。
在 Dr. 蔡了解後發現,操作果然如他所述,真相卻是「每月只要一賠錢,當月就停止操作、停損也控制在限額之內」。
猛一看這樣的方式看似不錯,可冷靜思考,假使月初就遇到賠錢縮手、等待下個月才重新開始,這期間出現的任何賺錢行情,就會眼睜睜放過,你認為這個方式長期能夠賺錢嗎?
三、機構評等僅供參考
Dr. 蔡在業界經驗多年,不可免的看到許多亂象:投資建議若失利,就以「有賺就跑」作為開脫責任說辭。
機構評等的報告者對評等未必真的有感、漲時調高跌時調降,失去參考性,甚至機構評等後由盤後進出,說一套做卻是另一套,這樣的報告可信嗎?
不曉得大家還記得嗎? 2018 年 8 月國巨曾有多家機構調高評等,但市場股價卻一路狂瀉, 10 月時由 800 多元高點價格跌破 300 元。
相反的例子是同年 10 月亞德客遭多家機構降等,但是股價竟還由 231 元逆勢上揚四天至 317 元,你還敢全盤相信這些機構評等的結果嗎?
我記得有個例子,某公司為某甲公司現金增資的承銷商後,不斷在各媒體曝光鼓吹未來多麼美好前景、調高評等讓投資人加碼買進,可掛牌後股價表現卻遠低於承銷價,讓投資人損失巨大。
從以上血淋淋的例子,都能提供大家深刻的經驗,投資絕對不要相信這類狂言,否則下個犧牲的可能就是你!
股市中大多數人都是聽到利多消息就買股票、聽到利空消息就賣股票,往往都是買在最高點、賣在最低點,消息本身沒有問題,但是以上這些不能忽略的地方,你都有注意到了嗎?
下次務必要改掉聽到利多就買進、聽到利空就賣出的壞習慣,在看到重大消息的時候,要先注意這檔股票是不是有鴨先知,已經大漲過一波,以及這則消息對股價是不是有足夠的影響力,如果沒有,那就需要注意是不是還有其他重大的消息尚未公布!
相關推薦文章
讓投資眼光更精準|Dr.蔡,大數據投資術
歡迎關注Dr.蔡老師分享的資訊,帶你深入瞭解相關知識。Dr.蔡曾任職元富期貨總經理,累積證券、期貨交易經驗已30餘年。曾因在股海跌倒,賠光身家,後來靠著自創的「大數據投資術」,在9年內賺回千萬,成為本土期貨交易與放空第1人。在各大期貨商打滾多年後,將經驗融會貫通,獨創大數據當沖獲利術,操作簡單好上手,更能提高獲利率。
想瞭解更多投資方法?歡迎持續追蹤:
知識獲利大聯盟 | 大數據當沖套利操盤法- Dr.蔡,將帶給您更多投資資訊。
歡迎加入Dr.蔡官方Line帳號,掌握更多第一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