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文章會幫大家揭開詢價圈購的面紗,讓你知道什麼是詢價圈購,而詢價圈購又有哪些特點及要注意的地方,增加你的獲利空間。
在投資市場上,詢價圈購恐怕是比較多人陌生的名詞,基本上這是一種不公平、不平等的交易,那麼有誰可以參與?如果能夠早一步就能如何呢?
「詢價圈購」其實是台灣證券發行市場的一種承銷制度,專指承銷商在公告特定期間內,接受投資人遞交圈購單,表達以特定價格認購特定數量意願的方式。
承銷商之所以會辦理「詢價圈購」目的,主要是探詢市場實際需求狀況,作為承銷價格訂定的參考,隨後配售給有意認購的投資人。
「詢價圈購」除了對承銷商有便利性,同時帶給投資人高額獲利的想像空間,主要是承銷商完全可「私相授受」給屬意的對象,這就是前面說到的不公平交易。
推薦閱讀:私募股票是什麼?了解這 3 大注意事項,避免掉入交易陷阱!
推薦閱讀:神秘的暗池交易到底是什麼?帶你探索暗池交易的 3 個特點
一、不可說的交易秘密?
不論對上市公司或承銷券商而言,「詢價圈購」 都是「不能說的必要之惡」,上市公司往往希望股票掛牌上市後能「開紅盤」造勢,藉此機會打開知名度外,更希望維持一定時間的漲幅吸引更多外資、法人青睞。
就是這些原因,上市公司才會願意讓承銷商「做主」,配售高比例股票給「有默契」 護盤的創投公司或股市大戶,藉以拉抬公司聲勢。
對於承銷券商而言,也希望透過「詢價圈購」的方式,「讓利」給經紀業務的優良大客戶,用以維持彼此良好關係。另外假使開盤後表現不佳,願意護盤的人通常是承銷商中意的人選。
法規雖然沒有規定購買下限,但由於產業生態因為大戶的交易量體,自然而然建立「億級」的門檻,讓小額投資人在發行階段就被排除在外。
在這樣的互利關係下,動輒獲利 20 %的「首日行情」,想當然絕大多數會落在股市大戶手裡,也就不那麼令人意外。
市場散戶根本難以參與這些高報酬交易,假使沒有與證券公司長期往來、保持良好表現,難有機會從營業員口中得到這樣賺錢資訊。
得標者的規定有四項:
(1)最高價得標 |
(2)數量最多者 |
(3)圈購送交承銷商時間較快者 |
(4)依實際承銷價格及認購數量為承諾者 |
但是前三項的重要性都抵不過第四項,這時候大家一定知道其中奧秘在哪了吧!
推薦閱讀:分點進出是什麼?掌握 3 大特點,輕鬆追蹤大戶買股動向
推薦閱讀:未上市股票買賣違法嗎?交易前要留意的 3 大注意事項
二、詢價圈購的特點
究竟詢價圈購和一般公開申購相比最大的特別之處在哪呢?
一、圈購的張數沒有上下限的限制,身分也不僅限自然人,合乎條件的法人也是可以進行圈購。
二、無法隨意就可購買,只能向有辦理股票承銷商表達圈購意願,不過購人也要有集保戶才能被接受。
三、圈選的名單是由承銷商來決定,也就是說即使表達意願,也不見得能夠順利買到。
從上面所說到的內容就能夠解讀出,雖說是「詢價圈購」,不過這個動作也只是口頭詢問,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於承銷商手上。
甚至還聽說過交易量大的客戶,營業員甚至可能給個幾張做公關,增進雙方關係的案例。
換句話說,有錢只是基本盤,有權或是管道才是決定能否得到額度的關鍵。
說得更黑暗點,甚至可以說是黑箱作業,最後誰能圈購,在外界的我們是沒有辦法得知的。
推薦閱讀:股票申購技巧是什麼?必懂 3 大重點參與股票抽籤!
推薦閱讀:什麼是股票競價拍賣?3 分鐘快速了解競價拍賣的獲利秘訣
三、台灣詢價圈購特別處
台灣的詢價圈購除了一般之外,還有與世界不同的預約諮詢機制,在這機制下承銷商會先依據公司營運及市場狀況,預先訂出一個「暫訂價格」。
之後私下探尋專業機構投資人的意見及認股意願,之後正式公布「詢價圈購區間價格」,讓想參與認購投資人遞交圈購單,最後承銷商看完圈購資訊後才會議定最後發行價格。
既然不是那麼容易買到,究竟獲利有多豐厚,有哪麼令人垂涎嗎?
比方說某公司上櫃新股 2700 張,其中 300 張供公開申購,其他都交給詢價圈購,假使以一張 60 萬的價差水準來看, 2400 張所增生的利益高得令人咋舌。
假使有 400 人中選,以平均六張的情況下,獲利可以高達 360 萬之高,假使有更高張數的人,獲利想上看千萬也不困難。
此外還要注意,詢價圈購中現金增資股票,原股東必須先行放棄認股權利,讓參與圈購者決定有意購買的價格及數量,讓銷售價格儘可能反映市場行情。
對參與圈購者好處是不須先行繳交保證金,事後也可放棄認購權,所以承銷商為了避免落空,勢必會仔細選擇對象。
推薦閱讀:【量價關係教學】3 分鐘看懂投資必懂的技術分析,助你判斷未來走勢
推薦閱讀:【2023】資本公積是什麼?透過 3 大重點,快速了解股東權益
四、詢價圈購前先停看聽
凡事都有好壞對吧?
金管會之所以採用「詢價圈購」,是為了彌補公開申購的缺失。
不過我們得知道,這會有損害多數外部股東權益的可能,尤其散戶通常漠視參加股東大會,執行詢價圈購這項決議通常是在掌握在兼有大股東身分的管理層,也就是說主動權都在公司手上。
即使有豐厚好處的誘惑,想要購入奉勸大家還是要冷靜看依照這些原則觀察:
停 | 先確認發行機構與發行產品合法性。 |
看 | 簽約時務必詳閱合約中之權利義務。 |
聽 | 勿聽信來歷不明投資管道,確保自己不會落入犯罪者設計陷阱中。 |
總而言之,想要參與「詢價圈購」並不容易,但如果有機會參與,通常就是有極高獲利的機會。
推薦閱讀:股票紀律如何養成?想做好投資,這 3 大要點一定要遵守
推薦閱讀:什麼是確認偏誤?了解確認偏誤的 3 大特性,提前避開資訊解讀陷阱
相關新聞摘錄:
某資訊服務公司涉嫌佯稱有特殊管道自證券商以詢價圈購方式取得興櫃轉上市櫃公司、或現金增資的38家公司股票,年報酬率可達30至40%,之後並推出投資興櫃轉上市櫃、可轉換公司債等公司的專案,共吸金3.9億元,甚至非法報股票明牌給會員。台北地檢署12日依詐欺、銀行法、證交法、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起訴公司執行長鄭凱元、業務員陳聿2人。
此外,資訊公司高姓前登記負責人因死亡,獲不起訴處分,另該公司黃姓前顧問則因未到案,被檢方發布通緝。
起訴指出,高男、黃姓及鄭男自2019年12月起,雇用大批業務員向投資人佯稱有特殊管道自元大、日盛證券,以詢價圈購方式取得興櫃轉上市櫃公司、或現金增資的38家公司股票,年報酬率可達30至40%,若投資人有意購買,需繳年費3000元至5000元,該公司承諾會與投資人依比例拆分差價利潤,投資人可選擇取回投資本金及利潤。但事後投資人從未收到任何實體股票或其他表彰權利憑證。
2020年3月,高、黃、鄭等人因無法繼續以販售未上市股票吸金,以該公司名義推出黃男設計的投資專案,每單位投資金額19萬5000元,投資期間1年,投資標的為興櫃轉上市櫃、可轉換公司債、現金增資的公司,宣稱交由專業經理人操作,分配投資利潤會將本金歸還,共計高、黃、鄭等人吸金高達3億9249萬8129元。
另高、黃、鄭等人未經證券主管機關核准,違法經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投資人只要每月支付999元,即可獲公司以電子郵件提供的「盤前分析」、「盤後分析」及「投資周報」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