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透過本篇文章將會簡單的帶你了解投資心理學的一些重點以及相關資訊。

預測「未來的走向」對投貨人來說,是艱難的苦差事,但多數人仍樂此不疲。

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 · 康納曾說:「大多數人的行為往往是不理性的傾向。」投資人不理性的程度超過想像,而且一再犯下同樣的錯誤。

而在面臨壓力時,更會過度反應而做出情緒化的決定。然而,理查 · 塞勒更利用心理學的見解,來解釋投資人行為的異常,進而激發出行為經濟學理。

說明投資人一直存在的認知偏誤,就是市場恐慌、泡沫、暴漲、暴跌的主因,這也是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時,大獎章基金能夠創造 152.1% 佳績的原因。

投資行為有幾個常見的效應,例如:

損失規避
所謂的「損失規避」( Loss aversion ),也就是投資人遭逢損失的痛苦程度,會遠大於賺錢的快樂。

其負面感受的強度甚至是正面感受的 2 至 2.5 倍,這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

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是指投資人的判斷受到最初的訊息或經濟的影響而有所偏差,人們在進行決策時,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錨點),快速做出決定。

容易因過度利用錨點,來對其他資訊與決定做出詮釋,當錨點與實際上的事實之間的有很大出入,就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

稟賦效應
至於對投資影響更嚴重的則是「稟賦效應」:投資人對手中持有投資組合,容易給予過高的價值,此現象常用於行為經濟學的分析中,並與「損失規避」的理論相聯繫。

稟賦效應使人們在決策過程中產生偏見,導致對於規避風險的考慮遠遠大於追逐利益的考慮。

因此人們在出賣物品或資產時,往往索價要比其本身的價值更高。
投資心理學
投資心理學第 2 篇 4

那麼大數據怎麼幫助我們成為投資贏家呢? 當你使用手機輸入文字,輸入一個字後,會附帶顯示可能的下一個字,以便使用者可以直接選字而不必再輸入。

例如:輸入「我」後,畫面即給予「是」、「們」、「在」、「方」、「國」,或給予相關成語「我行我素」,這就是大數據的應用。

廿三年前深藍電腦以人工智慧擊敗棋王,也是運用大數據。然而大數據運用到投資理財上,也和下棋一樣,由目前的狀況決定下一步該如何走以取得高勝率。

大數據每走一步就重新試算下一步,可以排除投資心理學中的認知偏誤、定錨效應及稟賦效應。

新手踏進投資界,就像進入一片汪洋大海,要在這裡長久生存且有所獲利,是必得先充實好自身的實力。除了對金融商品的認知、也必須了解環境的系統性狀態,讓自己以最清晰、知己知彼的心理投入戰場!

投資心理學
投資心理學第 2 篇 5

Dr. 蔡的投資心理學系列,即是增進投資人對大環境系統的認識、正確心態建立的重要資訊。本篇要與投資人分享的是:散戶在市場中的占比對市場的影響。

一、市場交易人數

有美國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企業高層於 2020 年 8 月拋售持股的規模創下近 5 年新高,加上蘋果電腦及特斯拉的股票分割,吸引不少小資金投資人進場。

而台股市場則是自 2018 年 1 月起至 2020 年 7 月止,台股交易人數由 155 萬 2704 人大增至 236 萬 8008 人,平均 155 萬 17 人、標準差 28 萬 8353 人,最低為 2019 年 2 月的 116 萬 5818 人。

2020 年 7 月交易人數遠比平均數高出 81 萬 7991 人,比最低交易人數高出一倍多。

再看信用交易融資數值, 2018 年 1 月底融資餘額為 1732 億元, 2020 年 9 月 4 日為 1548 億餘元。目前是 2018 年 11 月底的融資餘額為 1253 億以來的新高。

二、交易人數的影響

交易人數大幅增加,但融資餘額並未大幅增加,代表籌碼較安定(應該與 3 月起掛牌公司實施庫藏股有關)。

然而散戶增加,在盤中的風吹草動將會在散戶心態上產生忐忑不安、大盤會因此產生大幅波動,例如 7 月 28 日貪婪的瘋狂追高及 8 月 20 日的恐慌性殺低。

投資心理學
投資心理學第 2 篇 6

三、為什麼散戶比例高,容易造成大盤波動呢?

因為散戶的投資額相對較少,交易也多缺乏計劃性、無定則,散戶之間也沒有聯繫,是完全依行情而動的小額投資者。

散戶在投資活動中,雖然不是影響行情變化的主力,卻也是股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會在每次的股價漲跌波動中有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

一般散戶大多抵擋不住市場氣氛的誘惑,往往在行情上漲時搶進、在行情下跌時賣出,因此經常成為股市的犧牲者。

一旦散戶在交易市場的占比提高,這樣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搶進搶出的特性,也就會連帶提高大盤行情的波動率,因此,交易人善用大數據分析了解市場組成,可以避免隨波逐流、抓不到方向而成為任人宰割的韭菜!

推薦閱讀:投資一直追高殺低怎麼辦?學會 3 大重點,拒當市場韭菜

推薦閱讀:什麼是「利多出盡」?掌握 3 大關鍵避免你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小辭典〉

庫藏股指的是公司將自己已經發行的股票重新買回,存放於公司,而尚未註銷或重新售出。

這樣做可以減少市場上所有已發行股票的總數。這種財務上的操作可以減少市面上的流通量、拉升股價,但對公司經營沒有實際幫助。
融資交易人向券商借錢購買股票,屬於信用交易的一種。

融資可借的額度以證券價金的 60% 為上限,例如買 100 萬元的股票,最高可借 60 萬元、自備 40 萬元,但有還款期限,盈虧也需自行負責。
信用交易指買賣證券時,只向證券公司交付一定的保證金,或只向證券公司交付一定的證券。

而由證券公司提供融資或融券進行交易。

而信用交易包含「以融資買進證券」和「以融券賣出證券」兩種。

推薦閱讀:融資融券是什麼?弄懂 3 大重點,快速了解信用交易

推薦閱讀:融資斷頭怎麼辦?融資買股前必須留意的 3大注意事項

相關新聞摘錄:

戰爭、通膨、社會兩極化、股市暴跌、地緣政治擔憂……自二戰結束以來,這些前所未見的風險因素正席捲而來,讓金融市場陷入低迷。與去年的牛市榮景形成強烈對比,根據美國散戶協會(AAII)每週統計,投資人現在的情緒,是該調查 35 年歷史以來最悲觀,看空前景居多。

心理學在經濟學上本就扮演重要角色。 1998 年,退休精神科醫生、同時是投資組合經理人的市場心理學專家史考特(John Schott),首次提出了該用詞。相關症狀包含:悲傷、睡眠障礙、專注力下滑、愧疚、易怒、沮喪、腸胃問題、頭痛等。

「我之前幹嘛買(某支股票)?我怎麼沒賣掉?」比起接受股市上下震盪,更多的是自我責備;尤其,過去 10 年牛市的逢低買入策略,不再奏效,讓沒有經歷過長期低迷的年輕人,更可能歷經某種認知失調。

-出自 YAHOO 新聞 「我幹嘛去買 XX 股票!」愧疚感是熊市憂鬱典型症狀,你該如何緩解?

分享此篇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加入蔡老師 Line 好友,免費獲得直播教學、教學文章、盤勢提醒等實用內容!

大數據操盤祖師爺 Dr.蔡

曾任職元富期貨總經理,累積證券、期貨交易經驗已30餘年。

曾因在股海跌倒,賠光身家,後來靠著自創的「大數據投資術」,在9年內賺回千萬,成為本土期貨交易與放空第1人。

在各大期貨商打滾多年後,將經驗融會貫通,獨創大數據當沖獲利術,操作簡單好上手,更能提高獲利率。

返回頂端